
Mercedes-Benz大改S-Class預約9月2日發表,搭載後座前方氣囊
由Mercedes-Benz提供的線上平台即將發佈第2集「Meet the S-Class DIGITAL」,同時公布新車將於歐洲時間2020年9月2日發表。最新內容重點揭露S-Class將搭載全新型態的後座前方氣囊,降低正面撞擊時後座乘客的傷害。《全文 》
由Mercedes-Benz提供的線上平台即將發佈第2集「Meet the S-Class DIGITAL」,同時公布新車將於歐洲時間2020年9月2日發表。最新內容重點揭露S-Class將搭載全新型態的後座前方氣囊,降低正面撞擊時後座乘客的傷害。《全文 》
從經銷端確認傳出,M-Benz Marco Polo已經可以開始預訂,目前掌握到的接單車型為4座版的Marco Polo V 250 d 4Matic,標配上下各一的雙人床,且車內家具電器一應具全,MBAC先進控制介面模組套件同樣也是標配。《全文 》
這個禮拜Mercedes-Benz才發表了AMG GT Black Series,成為品牌史上最強旗艦性能車,然而並非所有業務都如此順遂。由於Mercedes-Benz母公司Daimler集團正面臨財務危機,第二季財報顯示營運虧損高達19.1億美元,這促使Mercedes-Benz得要結束部分業務,其中包括C-Class在美國的量產。《全文 》
同樣是2.0升排氣量,但動力數據卻來到306匹最大馬力,而價格之間只有34萬的差異,台灣賓士如此設定,應該就是要讓全新登場的35系列產品,能擄獲對性能有著更多渴望、同時也希望能兼顧日常實用性的消費者青睞。《全文 》
根據車安網最新發佈的召回公告,於2018年4月生產進口的Mercedes-Benz S-Class (222 車系),總計有34輛,前軸煞車系統可能配備不正確的煞車尺寸,可能包含煞車碟盤、煞車卡鉗及煞車來令片。在這種情況下,車輛雖符合有關煞車性能和煞車調節功能的法規要求,但可能不符合相應的認證規格,無法達到原廠最高標準之安全規範,恐造成行車安全之疑慮。《全文 》
大改款Mercedes-Benz S-Class W223預計9月發表,在這之前原廠已經開始透過新建置的數位平台持續提供更多消息。最新影片中,除了看到內裝大型螢幕之外,更確認推出PHEV車型以及粗淺規格。《全文 》
Mercedes-Benz與中國電池製造商孚能科技展開策略結盟,雙方合作甚至包括對等相互持股在內。不僅能夠加速開發先進電池技術,聚焦於提升能量密度增加續航力,同時也讓成本降低更具競爭力。《全文 》
M-Benz於歐洲時間2020年6月23日公布,將會與在AI人工智慧領域上多所著墨的NVIDIA合作,共同開發新世代的自動駕駛科技,M-Benz預計全新的自動駕駛科技將會在2024年開始,導入麾下車系戰力中進行運用。《全文 》
在2019年7月的時候,Mercedes與BMW簽署合作協議,將共同開發自動駕駛技術,希望能在2024年推出Level 4等級的自動駕駛功能。然而合作協議不到1年時間,雙方就決定拆夥,未來將在發展自動駕駛系統的道路上各自努力,等待未來其他合作機會再行攜手。《全文 》
稍早5月底時,Mercedes-Benz公布了一張預計今年發表的大改款旗艦房車S-Class的車頭局部照。Daimler集團執行長Ola Källenius當時透露新車預計2020年下半會發表,而不久之前研發總監Jürgen Weissinger在接受雜誌訪問時,更給出了明確時間,大改S-Class預計9月上市。《全文 》
原訂日內瓦發表的小改Mercedes-Benz E-Class受疫情影響改為線上發表,接著後續推出的E-Class Coupé與Cabriolet也順勢在新成立的「Mercedes DIGITAL」數位平台上發表。位居車系頂級性能的Mercedes-AMG E63 4Matic+ Saloon與Estate亦循相同途徑,以網路直播的方式亮相。《全文 》
繼GLB之後,台灣賓士於2020年6月17日發表搭載於NGCC平臺Mercedes-Benz GLA車系,新車共提供GLA 180、GLA 200,另外同時引進Mercedes-AMG GLA 35、GLA 45 S,共4個車款,建議售價178萬元起。《全文 》
車輛安全資訊網5月份公佈的汽車召回案件並不多,總計4件案件中,Mercedes-Benz便有3起召回,另一召回則是Subaru發佈Legacy、Outback召回。在Mercedes-Benz的3起召回案件中,影響的車款包含有G-Class、GLC、C-Class、E-Class、CLS、S-Class,又以其中安全帶帶扣瑕疵,影響4,095輛車為最多。Subaru則是安全氣囊的問題,將召回215輛車。《全文 》
於2019年9月導入的小改款Mercedes-Benz V-Class車系,台灣賓士宣布新年式車型已到港,新車增列MBUX多媒體系統和智慧手機整合系統,透過科技配備的增列,帶給旗下商旅車款更便利與現代的坐乘體驗。《全文 》
台灣賓士正式公布新世代GLE Coupé展開國內預售接單,GLE Coupé車系僅推出350 d 4Matic的單一車型選擇,預售價格為383萬,而Mercedes-AMG車則是同步推出53與63 S兩種動力選擇,預售價格依序為466萬與759萬。《全文 》
Mercedes-Benz很早就已經開始,積極與消費者溝通對未來世界的期許及規劃,透過「C.A.S.E.」全面性的解決方案,其包含了Connected聯網科技、Autonomous智能駕馭、Shared & Services共享與服務、以及Electric電能驅動等領域,來型塑出未來生活。而EQ所代表的意義則為「Electric Intelligence」電能智慧,最能將各大領域融會貫通。《全文 》
在完成一整天、臺北宜蘭往返共170公里的長里程耗能測試後,為了嘗試以Mercedes-Benz EQC作為一日生活圈的使用車輛,我們特別在將EQC駛回公司、完成充電與紀錄耗能的工作後,於隔天再為它規畫了一個包括短程出遊用餐及市區漫遊的任務,實際駕駛EQC前往不同的充電站,預演未來的移動生活。《全文 》
電動車究竟開起來怎麼樣?費用怎麼計算?相信是準備入手電動車的準車主們,備感好奇的問題,也因此在此次徹底研究的試車內容中,特意結合了長里程的耗能測試,藉由與U-CAR定型化平均油耗測試相同的路線,來測試Mercedes-Benz麾下首款量產電動車EQC,約莫170公里總里程的耗能表現如何,或者直接說究竟消耗了幾度電?等於是多少錢呢?《全文 》
在瞭解了電能與傳統燃油動力的不同之處,讓我們來剖析三芒星的電能子品牌:EQ,在動力科技上又有哪些著墨,並因應截然不同的動力來源,也為許多車輛科技系統進行調整,以期更明確地掌握每一分電能的運用,來達成「永續」的概念,同步也在環保之餘兼顧駕駛樂趣,細膩質地等Mercedes-Benz應有的魅力。《全文 》
雖然我們都將之稱為車,但傳統燃油車款與電動車之間,最大差異之處就在於能量來源不同,傳統燃油車款乃是引擎運作來驅馳,而電動車則是以馬達來負責推動前後輪,此外,電能車款與汽油車款在「力量」的計算單位不同,馬達與引擎在效能使用上,也有著相當的落差等等,許多消費者也常常會以傳統燃油車款的邏輯,來評估電動車款的優劣,自然也容易有所謂的里程焦慮感。《全文 》