
7人座Tesla Model Y預計11月量產,Elon Musk透露新車交期
於2019年3月在美國發表的Tesla Model Y純電休旅,提供標準5 人座設定,可選購第三排座椅擴充成 7人座,但初期僅提供5座車型。Tesla執行長Elon Musk 近期在社群媒體上,透露7座車型將在11月開始生產,並於12月初開始交車。《全文 》
於2019年3月在美國發表的Tesla Model Y純電休旅,提供標準5 人座設定,可選購第三排座椅擴充成 7人座,但初期僅提供5座車型。Tesla執行長Elon Musk 近期在社群媒體上,透露7座車型將在11月開始生產,並於12月初開始交車。《全文 》
近日,Tesla在官方網站上的Model S正式售價,再次進行了調降,入門的Long Range價格調降為305.4萬,高階戰力的Performance車型則為372.6萬,相比於原先的售價,分別調降了9.1萬元。《全文 》
Tesla旗下的超級充電站服務將開始收費。但先前公佈的收費資訊,細節並不明確。U-CAR在進行了解後,在此向大家解釋其中規則。就使用者角度來看,超級充電站開始進行收費,在時段差別費率,以及浮動費率機制下,預料將改變車主的充電行為,分散車主的充電時間,降低充電站排隊的狀況。《全文 》
台灣特斯拉宣布將於10月15日凌晨0:00開始收取超級充電使用費。超級充電使用費以每度新臺幣7至12元浮動計價,依各站點位置與使用時間有所差。車主可於 Tesla導航應用程式中檢視各超級充電站的即時價格。《全文 》
Euro NCAP發表2020年駕駛輔助功能測試,名單包括Audi Q8、BMW 3 Series、Ford Kuga、Mercedes-Benz GLE、Tesla Model 3…等10款新車。NCAP開發出一套複雜的測試方法和評定標準,而結果則有些出人意料之外。《全文 》
鑒於Tesla車款銷售成長,台灣特斯拉公布2020年第四季即將開放3座超級充電站,分別位於宜蘭市女中路、新竹市大潤發湳雅店與桃園市大潤發平鎮店,啟用後將使全臺超級充電站達到 25 座。台灣特斯拉也預告將於近期公布 2021 年臺灣超級充電網絡計畫。《全文 》
Tesla執行長Elon Musk於電池日發表會宣布重量級訊息,Tesla未來將自行生產電池,打造全新的超級電池工廠,提供更好的電池效能,價格也會變得親民。借由新的電池技術,將在未來3年內提供2.5萬美元的Tesla電動車。《全文 》
Tesla針對Model S推出Plaid新車型,其搭載3馬達,可擁有共計輸出超過1,100匹馬力,讓其從靜止加速到時速100公里少於2.1秒、靜止到400公尺加速不到9秒,同時擁有最大840公里續航力,建議售價為479.9萬元。《全文 》
Tesla Center臺中服務體驗中心開幕,車輛展示中心率先營運,服務中心將在 10 月上線。Tesla 臺中服務體驗中心結合銷售展示、科技教育、新車交付以及車輛保養維修等4大營運重點,帶給中部地區消費者全方位的專業服務。《全文 》
Tesla執行長Elon Musk日前在Twitter透露更高續航能力電池的開發計畫,未來電池容量可望擴大50%,另一項好消息,是Tesla在2020年上半年度的中國市場電動車銷售,已成功超越BYD躍居市場龍頭地位。《全文 》
近期據海外媒體報導顯示,Tesla將以現行Model 3為基礎,推出更為入門版本的掀背車型,主攻歐洲市場,市場設定的主要對手為Volkswagen 甫於2019年發表的ID.3純電掀背車款,以及Peugeot e-208電動車款。《全文 》
根據日媒報導,Panasonic將於2021年,針對在美國的電池工廠增加生産線,提高Tesla所需電池量的産能。報導指出,由於Model 3的熱銷,這也讓原本Panasonic在2019年第一季停止的電池增産計劃,又再一次重新啟動。《全文 》
J.D.Power公布美國2020 APEAL新車魅力調查結果。此回在豪華品牌與一般品牌獲得第1名的,分別是Porsche與Dodge。另外Tesla雖然因問卷蒐集不夠完整而未入排行,但分數高達896分,顯見IQS結果雖差,但車主仍有較高忠誠度。《全文 》
德國發生一起Tesla Model 3意外,緣起於駕駛在雨天為了調整雨刷,透過中央觸控螢幕進行調整,卻導致自撞路堤,駕駛因此被判罰款加上吊扣駕駛執照一個月。駕駛雖上訴,但法官裁定其行為猶如開車滑手機,因此維持判決。《全文 》
純電動力發展程度很大一部份取決於電池,而擁有先進電池製造技術與電力管理科技的企業,將更有機會於純電時代的競爭中獲得領先優勢。Tesla與Panasonic便努力朝著這個方向前進,預計要在5年內將鋰離子電池的能量密度提高20%,今年秋天便可先嚐到5%增加的小甜頭。《全文 》
綜合近期Elon Musk在Twitter回覆的訊息,以及在第2季財報會議上的言論,種種可能性都強烈導向,或將有一款低於Tesla Model 3之下的平價入門掀背車款,甚至可能是為歐洲市場設計,讓人人都能入手Tesla。《全文 》
隨著2020年第2季Tesla (TSLA)財報公布,連續季度獲利並優於市場預期,執行長Elon Musk宣布加碼投資美國,並且在一定條件之下、將大規模採購鎳金屬,暗示著將更大幅度地採用磷酸鐵鋰(Lithium iron phosphate)電池技術,減少對鈷金屬的依賴,同時有助於降低製造成本。《全文 》
J.D.Power 2020年美國新車品質調查(IQS),對問卷進行了修改,雖然各家的平均問題數(PP100)幾乎都比2019年增加,不過Genesis仍是豪華品牌最佳;至於一般品牌,Kia與Dodge並列第1。Tesla的平均問題數250PP100不盡理想。《全文 》