
Tesla Model 3國內預計最快2月調漲售價,市區超充2月起限定80%上限、下半年開始收費
隨著Tesla原廠於2019年底調漲美國Model 3全車系的售價後,據了解國內最快也將在2月、最晚在第一季前調漲國內Model 3車系的新車售價。2月1日開始,位於台灣市區的超級充電站會以80%為充電上限標準,最快下半年開始收費。《全文 》
隨著Tesla原廠於2019年底調漲美國Model 3全車系的售價後,據了解國內最快也將在2月、最晚在第一季前調漲國內Model 3車系的新車售價。2月1日開始,位於台灣市區的超級充電站會以80%為充電上限標準,最快下半年開始收費。《全文 》
近期根據海外媒體報導指出,Tesla除了已推出中國製造的Model 3車款外,更計畫在中國成立設計研發中心,打造出具有中國風格的全新Tesla車款。而繼Model 3之後,近期也已確認未來Model Y將在中國生產製造。Tesla並已在中國透過社群軟體,發出了設計中心招募人才的通知。《全文 》
歐洲新車安全評鑑協會Euro NCAP 選於2020年1月8日,公佈2019年度Best in Class同級最佳安全車款,總共選出6個級距類別的最佳安全車款。總共6個級距獎項有8款車獲獎,其中,電動車廠Tesla就有3款車獲獎,表現最為搶眼。 《全文 》
基於稅制的差異以及友善的使用環境,挪威近年電動車發展蓬勃,目前已成為電動車人口佔比最高的國家。2019整年挪威純電動車市佔比例達到42%。其中Tesla Model 3即貢獻超過1.5萬輛的銷售數字。讓Tesla稍稍落後冠軍Volkswagen,坐上年度品牌銷售亞軍位置。《全文 》
美國電動車廠Tesla於2020臺北車展上,宣布Model 3車系於12月份的單月掛牌數突破1,000輛,創下國內電動車單月新車掛牌數的新紀錄,正式開放自動輔助導航駕駛 「Navigate on Autopilot, NoA」功能。《全文 》
Mercedes-Benz正積極加速發展純電市場,不僅打造EQ純電家族子品牌,更不斷推出新產品,已發表或預計推出的新車就有EQC、EQE、EQV、EQS…等等。然而以EQC作為敲門磚挑戰美國市場之舉,似乎受到了挫折,原本規劃2020年上市的時程將延後到2021年。《全文 》
2019年7月,U-CAR曾報導過一輛Tesla Model S P85突破了90萬公里的行駛里程大關,而這位在電動車圈的知名駕駛者Hansjörg Eberhard von Gemmingen,當時他就表示今年底前會突破100萬公里,而就在這幾天, Gemmingen已經完成這項創舉,甚至金氏世界紀錄都派代表來見證。《全文 》
11月29日中午12點30分第95集【U-Live直播】,由U-CAR 資深編輯林柏攸與編輯張旭主持,直播中除分享實地前往日本試駕Nissan Serena e-Power車型的心得外,也會替網友們解析Tesla甫推出的電動貨卡Cybertruck!《全文 》
2020歐洲年度風雲車大賞 (European Car of the Year) 在2019年10月下旬公布多達35款新車的入圍名單,經過約1個月的時間,近日則是公布了7款決選名單,包含Porsche Taycan與Tesla Model 3兩款電動車。《全文 》
雖然發表會出了包,車輛造型也飽受爭議,發表後股價還大跌了7%,但是Tesla執行長Elon Musk在11月25日於Twitter上宣布,已接到20萬張Cybertruck的訂單,亦即因為Cybertruck的發表會,Tesla再次收到2,000萬美元的現金。《全文 》
稍早發表的Tesla最新純電動貨卡Cybertruck,隨即引起極為熱烈而廣泛的討論,然而輿論似乎多數站在反對方。審美觀是充滿個人主見的偏好,但從股價下跌6%來看至少可以確認股票市場還是相對保守。《全文 》
美國電動車廠品牌Tesla於2019年11月22日,發表了品牌首款貨卡作品Cybertruck,新車預計在2021年末開始量產,國內官方網站亦同步開放新車受訂,且新車訂金只需新台幣3千元,並提供全自動駕駛選配項目。《全文 》
Mercedes-Benz EQC 400 4Matic 美國MSRP建議售價為67,900美元起,約合新臺幣 207萬元的售價。如此的售價設定,不僅低於Tesla Model X,也較Audi e-tron、Jaguar I-Pace為低。EQC在面對以上對手時,更顯出價格競爭力。《全文 》
Model S與Model X,在官網訂購頁面上作出車系編成調整,兩車款皆刪去Standard Range車型,同時剩餘Long Range 及 Performance車型的部分配備,在過往採選配方式,如今頁面都已設定強制勾選項目。《全文 》
美國電動車品牌Tesla執行長Elon Musk確認,將會在德國柏林打造Tesla第一座歐洲超級工廠,負責組裝車輛、生產電池與馬達動力系統,還會設立工程研發部門與設計中心,未來歐洲市場需求可由柏林超級工廠滿足。第一款在此量產的產品,Musk透露會是Model Y小型休旅。《全文 》
Porsche在2019年發表了全新的電動車產品Taycan,Turbo S車型里程超過400公里、極速超過260公里,靜止至時速200公里的加速9.8秒。看到這樣的規格,在熱血沸騰之際,我們還必須說:感謝Tesla。若不是有Tesla,我們可能還要再等20年才會看到如此精彩的Porsche電動車產品。《全文 》
當然,這並不是一篇新車的開箱文,不過Model 3異於現今一般量產車款的造車思維,總讓人感覺它更像是一個3C產品,而撰寫 Model 3的試車報告,感覺就像是在寫新3C產品的開箱文般,除了純電動力配置外,你總會想知道它又多了甚麼新功能,是否能有著異於現今產品的新特色。《全文 》
對於支持Tesla的消費者,一直對於Tesla能夠透過OTA (Over the Air)行動網路推播技術,進行車輛的系統更新引以為傲。但是Model 3用OTA更新軟體,就讓煞車距離縮短6公尺,真有那麼神?別太高興!其實這只是在Debug而已。《全文 》
最近全球汽車產業大事之一,FCA與PSA兩集團決定合併。不過在此之前,FCA與PSA還是有各自的問題需要解決。對FCA來說,在純電動領域發展的速度便是關鍵問題之一,為了迎頭趕上其他對手,該集團執行長表示,也許會考慮向Tesla購買技術而非從頭打造。《全文 》