搜尋結果,共有 898 則

文章搜索结果

文章搜索结果

[U-EV] 實測顯示,低溫環境下會讓電動車直流快充花費更多的時間

[U-EV] 實測顯示,低溫環境下會讓電動車直流快充花費更多的時間

根據海外電動車網站《Insideevs》所做的測試,在低氣溫的環境下,使用直流快充對電動車充電時,會因為充電功率降低而導致花費更久的時間充電,以Hyundai Ioniq 5為例,在氣溫0度左右,快充時間會增加約66%。《Insideevs》實際以Hyundai Ioniq 5(長里程版本),在氣溫攝氏0度至負5度的條件下測試。《全文 》

[U-EV] 電池廠年產1GWh能提供給多少輛EV新車?電池容量換算解析電動車產能關鍵

[U-EV] 電池廠年產1GWh能提供給多少輛EV新車?電池容量換算解析電動車產能關鍵

隨著環保意識抬頭,各國以更嚴格的標準審視交通工具排放,加速全球新能源車推廣,歐洲部分國家新車銷售,甚至出現電動車比傳統燃油車多的情形,國內市場電動車逐漸充斥在你我生活中,透過簡單電池的單位換算,了解全球電池廠爭相擴廠的原因,以及電池產量對於電動車銷售市場的影響。《全文 》

[U-EV]正式進軍電動車市場,Smart推出首款純電SUV「#1」

[U-EV]正式進軍電動車市場,Smart推出首款純電SUV「#1」

隸屬於Mercedes-Benz 旗下的Smart 轉型成為電動車廠後,正式推出首款名叫「#1」的電動SUV。#1是一款小型SUV,性能部分能提供200kW ( 約268匹 ) 馬力 ,使用150kW直流快充可在30分鐘內可將66kWh的電池從10%充電至80%,而最大續航力約439公里,時速最高可達180公里。《全文 》

[U-EV] Honda和GM將共享電動車平臺,首款作品預計2027年問世

[U-EV] Honda和GM將共享電動車平臺,首款作品預計2027年問世

Honda和GM共同宣布將就開發平價化電動車議題展開更深化的合作。從新聞稿的內容看來,雙方將會合作開發一系列平價電動車,首款作品預計2027年率先在北美登陸。新車系預計會採用共同開發的電動車平臺,並且配置GM的Ultium電池架構;此外,新聞稿中也暗示至少會有一款跨界小型SUV。《全文 》

主要對手為3 Series,Alfa Romeo確認下一代Giulia將轉型電動車

主要對手為3 Series,Alfa Romeo確認下一代Giulia將轉型電動車

為了提振品牌獲利,義大利車廠Alfa Romeo近期發展重心都放在開發休旅產品上,先後發表Stelvio與Tonale,還有一款據信名為Brennero的入門休旅車預計2024年發表,並且於2026年或2027年推出定位在Stelvio之上的大型純電休旅。至於現在唯一非SUV的車款Giulia,則將會轉型成電動車。《全文 》

[U-EV]英國政府協商Tesla,共享超充站與充電軟體給非Tesla電動車

[U-EV]英國政府協商Tesla,共享超充站與充電軟體給非Tesla電動車

英國的電動車市場持續成長,在總銷售量中,Tesla品牌旗下車款就佔了相當大的比例,因此英國政府與Tesla協商,希望藉由Tesla建構的快充站網路以及充電軟體系統,開放給其他電動車品牌車主使用,當充電方便性與據點增加時,將會促使民眾更樂意換購純電動車,加速電動車市場的發展。《全文 》

[U-EV] 提升電動車續航力,寧德時代發表最新CTP 3.0電池技術

[U-EV] 提升電動車續航力,寧德時代發表最新CTP 3.0電池技術

中國大陸電池業者寧德時代CATL,推出最新CTP 3.0技術,透過最新的CTP, Cell to Pack的電池包(Battery Pack)製造與封裝科技,提升整體車用電池包的能量密度,在電池包重量不變的前提下,增加電動車的行駛里程,並且可應用在CATL旗下的LFP磷酸鐵鋰以及NCM三元鋰電池。《全文 》

[U-EV] 2023年發表、預計測試250萬公里,Rolls-Royce釋出量產純電動車Spectre雪地測試紀錄

[U-EV] 2023年發表、預計測試250萬公里,Rolls-Royce釋出量產純電動車Spectre雪地測試紀錄

雖然離正式發表還有至少一年以上的時間,但是Rolls-Royce不但在日前已正式宣布旗下Wraith與Dawn兩款雙門車型停止接單,還在昨日 (3/30) 無預警釋出品牌首款量產純電動車:Spectre在寒冷的瑞典Arjeplog進行雪地測試的影片及照片,並透露原型車將在各種天候與路況下,累積測試行駛250萬公里!《全文 》

[U-EV]鼓勵入門電動車,新加坡傳動力150匹以下電動車將降稅約新臺幣60萬元

[U-EV]鼓勵入門電動車,新加坡傳動力150匹以下電動車將降稅約新臺幣60萬元

據外電報導,新加坡宣布從2022年5月開始將電動馬達輸出低於110kW(150匹)馬力的電動車納在A級,超過110kW(150匹)馬力的電動車則屬B級。此措施將減少消費者在動力較低電動車稅務的負擔,估計A級能比B級少支付約新加坡幣3萬(約新臺幣60萬)的費用,提升入門電動車在新加坡的發展。《全文 》

[U-EV]非Tesla電動車也能實現即插即充?德國Hubject將推Plug & Charge快充服務協議

[U-EV]非Tesla電動車也能實現即插即充?德國Hubject將推Plug & Charge快充服務協議

即插即充的體驗多半僅在Tesla車款上出現,而德國開發電動車解決方案的廠商Hubject,就宣布將推出自家開發名為OPCP的Plug & Charge快充服務協議,讓非Tesla陣營的電動車款,有望也能享受插上充電槍、就立即開始充電的服務,可望大幅降低充電過程的不便與時間成本。《全文 》

[U-EV]替電動車開發做準備,日本Honda在美國設立全新風洞實驗室

[U-EV]替電動車開發做準備,日本Honda在美國設立全新風洞實驗室

隨著各家車廠積極開拓電動車款,正緊鑼密鼓地研究及發展空氣力學,日本Honda宣布斥資1.24億美元在美國俄亥俄州設立全新風洞實驗室,提升整體空力發展技術,而在新建的廠中分別有空氣力學、空氣聲學及賽車部門測試功能,提高對於未來新能源車款與賽車的研發能量。《全文 》

[U-EV]2021全球電動車銷量前20大車廠,2022新年度銷售有望漸入佳境

[U-EV]2021全球電動車銷量前20大車廠,2022新年度銷售有望漸入佳境

全球電動車銷售銷售市場較2021年增長109%,佔整體乘用車銷售量的9%,排名前20名中,由美國電動車大廠Tesla拔得頭籌,緊接在後的中國電動車廠更是囊括過半的12席,以291萬輛的傲人銷售佔全球電動車市場的6成以上,中國市場不容小覷 ; 傳統車廠紛紛加緊腳步,急起直追。《全文 》

[U-EV] 涵蓋25國電動車購車調查,韓、中、德與日等購買意願最高,續航里程需求美國最長

[U-EV] 涵蓋25國電動車購車調查,韓、中、德與日等購買意願最高,續航里程需求美國最長

近期德勤集團(Deloitte Tohmatsu Group)公布了「2022 年全球汽車消費調查預測」,資料中指出,多數民眾考量買下一部車時,仍偏好油車,願意購買BEV純電動車的比率分別為韓國23%、中國17%、德國15%、日本11%;而37%日本消費者偏好PHEV插電式油電混合動力車款。《全文 》

[U-EV]布局電動車供應鏈,CATL寧德時代傳將新建80 GWh北美電池工廠

[U-EV]布局電動車供應鏈,CATL寧德時代傳將新建80 GWh北美電池工廠

彭博社等海外媒體消息指出,來自中國的電池大廠寧德時代,正積極於北美尋覓適當據點做為全新電池工廠,並可能投資超過 50 億美元用來建造新工廠,電池的年產量將高達 80 GWh。該工廠將釋出超過1萬名職缺,這將會是北美地區在電動車電池相關產業的重大投資案。《全文 》

英消費者機構Which?調查電動車妥善率仍遜於燃油車,Kia表現最佳Tesla居末

英消費者機構Which?調查電動車妥善率仍遜於燃油車,Kia表現最佳Tesla居末

一直以來,電動車都被認為比燃油車更加可靠,理由也很簡單,那就是動力組件的結構相對簡單許多。馬達不像引擎,需要承受燃燒時的高溫高壓,對於潤滑和冷卻的需求也低。再者馬達技術早已相當成熟,自然給人更耐用的印象。然而,根據英國最新調查指出,事實並非如此。《全文 》

[U-EV]電動車火警全球消防挑戰,噴水柱、專用浸泡池與防火毯陸續問世

[U-EV]電動車火警全球消防挑戰,噴水柱、專用浸泡池與防火毯陸續問世

全球不時傳出電動車起火事件,火災發生時,如何能有效防止電動車持續復燃? 已經成為近期受矚目的話題。比起一般汽車,電動車滅火過程更複雜,電池起火較難單純以水撲滅,除了用水柱滅火,目前全球各地消防人員想出各樣奇招,為電動車起火事件提出另一種解決方案。《全文 》