搜尋結果,共有 1898 則

文章搜索结果

文章搜索结果

[召回]Mercedes-Benz S-Class前軸煞車系統瑕疵,台灣賓士召回修正

[召回]Mercedes-Benz S-Class前軸煞車系統瑕疵,台灣賓士召回修正

根據車安網最新發佈的召回公告,於2018年4月生產進口的Mercedes-Benz S-Class (222 車系),總計有34輛,前軸煞車系統可能配備不正確的煞車尺寸,可能包含煞車碟盤、煞車卡鉗及煞車來令片。在這種情況下,車輛雖符合有關煞車性能和煞車調節功能的法規要求,但可能不符合相應的認證規格,無法達到原廠最高標準之安全規範,恐造成行車安全之疑慮。《全文 》

原廠透露消息,Mercedes-Benz大改S-Class於9月發表

原廠透露消息,Mercedes-Benz大改S-Class於9月發表

稍早5月底時,Mercedes-Benz公布了一張預計今年發表的大改款旗艦房車S-Class的車頭局部照。Daimler集團執行長Ola Källenius當時透露新車預計2020年下半會發表,而不久之前研發總監Jürgen Weissinger在接受雜誌訪問時,更給出了明確時間,大改S-Class預計9月上市。《全文 》

[召回]車安網2020年5月份彙整,Mercedes-Benz GLC、C-Class、E-Class與G-Class等多款車召回

[召回]車安網2020年5月份彙整,Mercedes-Benz GLC、C-Class、E-Class與G-Class等多款車召回

車輛安全資訊網5月份公佈的汽車召回案件並不多,總計4件案件中,Mercedes-Benz便有3起召回,另一召回則是Subaru發佈Legacy、Outback召回。在Mercedes-Benz的3起召回案件中,影響的車款包含有G-Class、GLC、C-Class、E-Class、CLS、S-Class,又以其中安全帶帶扣瑕疵,影響4,095輛車為最多。Subaru則是安全氣囊的問題,將召回215輛車。《全文 》

串聯現在及未來─Mercedes-Benz EQ與未來藍圖

串聯現在及未來─Mercedes-Benz EQ與未來藍圖

Mercedes-Benz很早就已經開始,積極與消費者溝通對未來世界的期許及規劃,透過「C.A.S.E.」全面性的解決方案,其包含了Connected聯網科技、Autonomous智能駕馭、Shared & Services共享與服務、以及Electric電能驅動等領域,來型塑出未來生活。而EQ所代表的意義則為「Electric Intelligence」電能智慧,最能將各大領域融會貫通。《全文 》

預演未來一日生活圈─Mercedes-Benz EQC充電運用實例

預演未來一日生活圈─Mercedes-Benz EQC充電運用實例

在完成一整天、臺北宜蘭往返共170公里的長里程耗能測試後,為了嘗試以Mercedes-Benz EQC作為一日生活圈的使用車輛,我們特別在將EQC駛回公司、完成充電與紀錄耗能的工作後,於隔天再為它規畫了一個包括短程出遊用餐及市區漫遊的任務,實際駕駛EQC前往不同的充電站,預演未來的移動生活。《全文 》

170公里究竟要花多少錢?─Mercedes-Benz EQC宜蘭臺北長里程體驗

170公里究竟要花多少錢?─Mercedes-Benz EQC宜蘭臺北長里程體驗

電動車究竟開起來怎麼樣?費用怎麼計算?相信是準備入手電動車的準車主們,備感好奇的問題,也因此在此次徹底研究的試車內容中,特意結合了長里程的耗能測試,藉由與U-CAR定型化平均油耗測試相同的路線,來測試Mercedes-Benz麾下首款量產電動車EQC,約莫170公里總里程的耗能表現如何,或者直接說究竟消耗了幾度電?等於是多少錢呢?《全文 》

關於EQ電動車、你應該要知道─Mercedes-Benz EQ產品規劃與購買

關於EQ電動車、你應該要知道─Mercedes-Benz EQ產品規劃與購買

在瞭解了電能與傳統燃油動力的不同之處,讓我們來剖析三芒星的電能子品牌:EQ,在動力科技上又有哪些著墨,並因應截然不同的動力來源,也為許多車輛科技系統進行調整,以期更明確地掌握每一分電能的運用,來達成「永續」的概念,同步也在環保之餘兼顧駕駛樂趣,細膩質地等Mercedes-Benz應有的魅力。《全文 》

關於電、你應該知道的二三事─Mercedes-Benz的電能科技

關於電、你應該知道的二三事─Mercedes-Benz的電能科技

雖然我們都將之稱為車,但傳統燃油車款與電動車之間,最大差異之處就在於能量來源不同,傳統燃油車款乃是引擎運作來驅馳,而電動車則是以馬達來負責推動前後輪,此外,電能車款與汽油車款在「力量」的計算單位不同,馬達與引擎在效能使用上,也有著相當的落差等等,許多消費者也常常會以傳統燃油車款的邏輯,來評估電動車款的優劣,自然也容易有所謂的里程焦慮感。《全文 》